本報記者 張穎
目前正值年報業績披露的高峰期。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進入年報披露季,部分資金流入績優行業進行布局,投資者可關注持續增長的行業及其績優白馬股。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截至4月12日,滬深兩市已有1006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業績。其中,719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達71.5%。值得關注的是,有153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萬集科技、宏創控股、中海油服、智動力、康力電梯、泰勝風能、沃施股份、牧原股份、風神股份等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均超10倍。
目前,市場中表現較強的是業績增長股。巨豐投顧認為,隨著2019年年報和2020年一季報進入倒計時,各公司的業績也開始陸續披露,近期,業績依然是市場的主旋律。記者通過統計發現,備受各方關注的績優股呈現出三大看點。
首先,逾六成業績翻番股跑贏大盤。
業績是股價成長的基石。統計發現,上述153只業績翻番股,今年以來表現搶眼,有94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占比達61.4%績優股。其中,金健米業、新希望和陽普醫療等3只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居前均超50%,分別為160.1%、64.16%和52.45%。
業績優于市場預期的公司,這類股票通常會受到市場的追捧。分析人士表示,雖然總體上說,上市公司的業績趨于透明,但四季度通常也是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波動的季節,有的公司有業績包袱需要處理,而有的公司卻可以收到各種補貼等,于是反映在年報上,有的公司年報可能優于預期。而這種公司的股價往往會有一定的炒作空間。至于業績與預期大致相符的公司,其股價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績優股扎堆五行業。
統計顯示,上述153只業績翻番股主要扎堆在有計算機、有色金屬、非銀金融、化工和機械設備等五行業,個股數量分別為14只、13只、12只、11只和10只。
對于2019年的年報業績,招商證券研究表示,目前A股業績修復已經進行的較為充分,整體盈利增速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較大幅度的好轉,但是部分中下游行業以及新興產業會存在結構性的盈利改善,從而實現盈利的緩慢復蘇。
其三,多路資金追捧績優股。
亮麗的業績無疑會受到各路資金的熱捧。統計發現,近5日內,在上述153只翻番股中,有39只個股實現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情況。與此同時,截至4月9日,有71只個股被融資客買入,占比近五成。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中興通訊和牧原股份等2只個股,更是受到北上資金凈買入的加倉布局。
對于年報業績的挖掘,南京證券投資顧問姜文礴表示,從1月17日開始A股上市公司的2019年年報將陸續披露,但是不少業績增幅不錯的公司在年報業績預告披露開始就已經被市場充分挖掘,因此后期年報行情的機會更多的在于那些出乎市場預料的上述公司中,那些大幅向上修正業績的公司就是其中的一種。
如何挖掘潛在的績優股呢?華融證券投資顧問李佳建議,可從上市公司近幾期的財報中尋覓路徑,那些在最近2個至3個季度業績環比增幅呈加速增長態勢的個股業績超預期的概率相當大。此外,持有較多其他企業股權的個股可能因為資產出售、企業分紅、政府補貼等因素獲得非經常性收入從而提升業績的預期。但是投資者需注意,就投資價值而言,那些依靠主營業務大幅改善實現業績超預期增長的上市公司的投資邏輯較為清晰,而憑借“橫財”實現業績意外之喜的公司更多只是屬于短線題材炒作。
表:部分漲幅居前的年報業績翻番股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