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仍在召開的全國兩會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從投資角度來看,哪些內容是基金經理最關心的話題?他們是如何解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從中又發現了哪些投資機會?對基金經理未來的投資布局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工銀瑞信基金研究部基金經理夏雨,為上述問題尋求答案。
《證券日報》記者:從投資角度出發,哪些“兩會”內容是您比較關注關心的?
夏雨:我個人會更多關注兩會中的經濟增長目標、宏觀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金融體制改革、“十四五”規劃等內容。
重點關注經濟增長目標、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三個要點。本次的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速設定為6%以上,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一是考慮2035年的長期目標做銜接,二是經濟增長與就業和居民收入都有關系,依然很重要。財政政策方面,財政赤字率設定在3.2%,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為3.65萬億,仍維持較高的規模,財政推出比較溫和,基建投資可能會超預期。貨幣政策強調“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貨幣政策轉向并不會很急。
《證券日報》記者:您如何解讀今年“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其中蘊含哪些投資機會?
夏雨:長期看好新能源相關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注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但短期市場預期過高,可能會階段性出現估值調整。中國光伏產業鏈企業具有全球競爭力,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不斷下移,下游的投資回報率提升會擴大需求,且政策方面也更加支持。新能源汽車依然處于行業滲透早期,智能化加持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制造端更關注成本領先,品牌端更看重差異化和客戶忠誠度。
《證券日報》記者:“兩會”對您未來投資布局有何影響?
夏雨:政策因素對于全年布局很重要,我們會根據兩會政策方面做布局調整,短期方向和國家長期戰略規劃是一脈相承的。
(編輯 田冬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