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9月4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大眾汽車集團官方獲悉,大眾汽車集團計劃通過進一步發展可持續移動出行業務開拓新的利潤來源。
大眾汽車集團方面表示,將于2024年推出最新一代的電動汽車平臺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將于2025年推出升級的模塊化電驅動平臺MEB+,入門級新車型的價格將低于25000歐元;此外未來大眾汽車集團將向可擴展系統平臺(SSP平臺)轉型。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方面表示將進一步拓展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一方面是拓展自行車租賃業務,以開發新的利潤能源,重點聚焦歐洲和美國市場;另一方面是與Europcar共同建立的全新移動出行平臺,該平臺將陸續在德國和歐洲推出;預計到2030年,這一領域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000億歐元。
在2023慕尼黑國際車展的新聞發布會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表示:“我們正在取得良好進展,而且比計劃更快。我們已經達成了眾多里程碑,確定了重要的戰略方向,并取得了共同的成功。我們正在按照‘十點行動計劃’有條不紊地推進轉型,并不斷在可持續移動出行領域開拓更多有吸引力的利潤來源。”
作為集團的戰略框架,“十點行動計劃”確定了集團轉型最重要的行動領域。平臺架構、電池和充電、軟件及移動出行這四大技術平臺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集團在每個領域都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并將在慕尼黑國際車展期間進行展示。
平臺架構是集團重要組成部分
軟件定義汽車中心推動軟件架構開發
長期以來,平臺架構領域的實力是大眾汽車集團的核心優勢之一,旗下十大核心品牌也因此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和規?;瘽摿?。自2012年以來,集團及旗下品牌已基于成功的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臺(MQB)生產約4500萬輛汽車。通過模塊化電驅動平臺(MEB),集團成為最早將平臺戰略引入電動化時代的企業之一。自2020年以來,集團旗下五個品牌已交付共計110萬輛純電動MEB車型。
作為最被外界熟知的MEB平臺,憑借出色的性能,持續滿足純電動汽車領域快速增長的需求。如大眾汽車ID.7的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2025年,集團將推出升級的MEB+平臺,續航里程和效率將進一步提升約10%。大眾汽車、斯柯達和CUPRA品牌起售價低于2.5萬歐元的全新純電動車型,將助力電動出行的普及。在慕尼黑國際車展上展出的大眾汽車ID.GTI概念車,體現了這一細分市場也能帶來巨大的激情。
2024年,集團將推出其第二款電動平臺:PPE。該平臺由奧迪和保時捷聯合開發,采用強大、高效的電驅動系統,可支持超過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并搭載使用800伏技術的創新電池和充電管理系統。此外,PPE車型還將搭載由CARIAD全新開發的高性能電子架構和軟件平臺,車輛因此能夠無縫融入客戶的數字生態系統中。
下一步,大眾汽車集團將向可擴展系統平臺(SSP平臺)轉型。SSP將成為集成電氣和電子架構的統一平臺。集團旗下所有品牌和細分市場的超過4000萬輛汽車都將采用SSP平臺。與MEB平臺相比,SSP的投資和研發成本預計將降低約30%,助力大多數純電動車型實現與傳統動力車型相同水平的利潤。
軟件架構方面,通過奧迪Q6e-tron內飾在慕尼黑國際車展的亮相,集團首次展現了新一代軟件架構E³1.2。為加快未來軟件架構E³2.0的開發,CARIAD將通過精簡組織架構、明晰責任等方式簡化流程,降低復雜性。為此,軟件定義汽車中心將啟動運營。來自CARIAD、大眾汽車品牌和奧迪品牌的員工將通過以軟件為中心的方式,共同開發汽車。
拓展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集團入股荷蘭PON自行車租賃子公司
出行領域方面,大眾汽車金融服務股份公司宣布,計劃對荷蘭PON集團的子公司Bike Mobility Service(BMS)進行投資。PON集團是大眾汽車集團的長期合作伙伴和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制造商。這一舉措是大眾汽車集團向綜合可持續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的又一重要例證。
資料顯示,BMS旗下擁有Business Bike、Lease A Bike和B2Bike等知名品牌。大眾汽車集團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大力拓展自行車租賃業務,以開發新的利潤能源,重點聚焦歐洲和美國市場。集團目標是成為歐洲最大的由汽車制造商擁有的兩輪車融資企業。
該領域的另一個核心動作是,大眾計劃與Europcar共同建立的全新移動出行平臺。從幾個小時的汽車短租,到長達數年的長租,該平臺能夠滿足各種移動出行需求。在位于維也納的試點項目取得成功后,該平臺將陸續在德國和歐洲推出。集團正在開發這一快速增長的利潤池。預計到2030年,這一領域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000億歐元。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