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近日,四川省、廣東省、海南省等地圍繞商業航天加碼布局。
8月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海南省加快構建具有特色和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快培育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到2027年,文昌國際航天城航天產業集群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等目標與措施。
7月31日,四川省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行,此次大會以“蒼穹匯蜀 商鏈拓天”為主題,聚焦產業建圈強鏈,深化與重點企業產業合作,加快打造商業航天創新發展高地。
7月17日,廣東省2025年全省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暨省委財經委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提出,“加快發展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受政策驅動,我國商業航天正逐步形成涵蓋火箭研制、衛星制造、地面設備建設以及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體系。其中,航天發射、衛星應用兩個細分賽道的表現尤為亮眼。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部分地方布局重點在于商業航天的產業構建與完善,精準回應了當前市場發展需求,將為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焖贁U張、搶占全球航天經濟話語權提供有效助力。
泰伯智庫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完成35次航天發射且全部成功,較2024年同期的30次增長16.7%。
從衛星應用看,各類應用場景逐步打開。今年以來,電信運營商、傳統衛星通信服務商紛紛推出衛星通信服務業務或消費級衛星互聯網產品。從投融資端看,各路資本持續涌入商業航天領域,其中耐心資本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IT桔子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年內商業航天領域共發生投融資事件32起,超去年全年表現(31起);上述32起投融資事件金額共計21.73億元。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于曉明表示,耐心資本是商業航天產業生態加速建設的催化劑,有助于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共進,從而提升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目前我國正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扎實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是題中應有之義。不過整體上,國產高性能元器件研發滯后、質量標準體系不統一、部分廠商難以實現規?;a等問題,對產業的長遠發展形成制約。
受訪專家普遍表示,接下來,商業航天產業生態的構建將進一步提速,在此過程中,上述發展障礙將被逐步清除。具體來看,應以“技術自主化、應用規?;?、標準統一化、供應鏈韌性化、產業國際化”的共同推進為導向,構建全產業鏈協同的創新生態。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董曉宇表示,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言,實施統一標準體系有助于其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開展規?;\作等。因此,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牽頭制定商業航天元器件等產品的通用標準,構建專業質量管理體系,強化質量監督,夯實商業航天可持續發展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