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監管合力收緊資金供給地方債將迎更強整頓

          2018-01-18 05:10  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易永英

              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今后3年要重點抓好三大攻堅戰,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排列首位。緊接著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強調,2018年要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重點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顯然,2018年地方債將迎來更大力度的監管。

              實際上,監管部門在2010年就意識到要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但監管政策并未馬上奏效。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仍繼續擴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方政府事權與財權存在矛盾,地方財政為了完成上級分配的任務同時擴大自己的政績,通過舉債等融資方式獲得資金,并擴大支出規模,造成了地方債務規模的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地方官員任期與評價制度也為地方債擴張提供了內在激勵,地方官員為實現個人政治利益的最大化,主動推高了地方債務規模。

              2017年對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舉債行為全面收緊,但在中央政府規范和約束地方政府債務融資行為的同時,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仍存在投資沖動,規范的融資路徑難以滿足其資金需求,加之銀行業面臨“資產荒”,迫切需要尋找能提供一定回報且風險可控的優質借款主體。供求兩相契合,面對已有的政策約束,銀行和地方政府在融資模式上進行了諸多“創新”,以實現監管套利,由此成為“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地方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的主要形式,一種是繼續通過融資平臺公司,以銀行貸款、債券類融資工具、保險、資管產品等方式替政府融資,靠政府擔?;蛸Y金償還;二是以不合規的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變相舉債。

              由此可以看出,地方隱性債務擴張背后除了內在沖動,一些金融機構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防控地方債風險,除了需要繼續規范地方政府債務融資行為,不斷完善地方債發行的正途,為規范地方政府融資控制債務風險創造條件,以及逐步清理不規范行為,控制隱性債務的過快增長外,還要完善金融監管政策,壓縮監管套利空間。

              這就是2018年地方債的“集體行動”的監管思路:財政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司法部,尤其是金融監管部門,聯手整治地方債亂象。

              2017年12月底以來,“一行三會”密集發文,收緊了“錢袋子”。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制止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釋放出嚴控地方債風險的明確信號。比如,針對有金融機構利用許多創新業務和產品(主要是投貸聯動、資管產品以及同業業務等)來為地方政府融資加杠桿的情況,各監管部門都在遵循資管新規中穿透金融風險、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的要求,收緊“名股實債”類項目的備案關口。

              這一輪監管自上而下,“一行三會”等形成監管合力,一系列完善監管政策的出臺,壓縮監管套利空間,直接或間接地堵上了地方債資金供給的“后門”。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