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張志偉
“碳達峰、碳中和”,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等已落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供應,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推進能源低碳轉型。
如何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立足資源稟賦,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鹽城市副市長王連春建議,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

3月7日,王連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江蘇沿??稍偕茉促Y源稟賦優越、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堅實,是我國沿??稍偕茉窗l展的重點區域。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乜蔀?lsquo;30·60’雙碳目標做出江蘇貢獻。”
在王連春看來,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還可以促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可以為增強能源國際合作提供平臺。
“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促進全國能源替代內循環和國際能源分工協作外循環,構建共建共享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樣板具有重要前景。”王連春稱。“近年來,江蘇與國際可再生能源領域領軍企業、行業協會和高端智庫互動頻繁,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可以促進能源國際交流平臺搭建,推動全球加快實現綠色能源轉型。”
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江蘇有三大優勢。王連春稱,一是江蘇沿海綠色能源資源稟賦優越。到2025年,江蘇沿海風電裝機可達2800萬千瓦以上;江蘇年太陽輻射總量1400-1600千瓦時/平方米,年平均光照時間2280小時,年發電利用小時數1200小時。二是產業發展基礎動能強勁。目前,江蘇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4442.7萬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量的28.81%,其中,鹽城海上風電裝機容量554萬千瓦,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風電第一城”;已形成資源開發、裝備制造、科創研發、配套運維等全產業鏈生態體系。三是多重重大戰略疊加實施。江蘇沿海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交匯點,長三角東部重要的戰略支點,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江蘇沿海發展等戰略機遇疊加,為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靥峁鹇灾?。
近期,國務院批復《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對江蘇發揮沿??稍偕茉窗l展的基礎優勢,全力打造東部沿海綠色發展典范提出明確要求,為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靥峁└咀裱?。
依托江蘇沿海“風光”資源,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全力打造江蘇沿??稍偕茉词痉痘?。王連春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建議推動建立更具完備的產業生態體系。支持江蘇沿海城市率先實施深遠海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大基地示范項目建設,推動風電裝備制造創新升級和產業規模壯大,推動在技術創新突破、施工難點探索等領域為國家提供試點經驗。二是推動形成更加多元的創新示范樣本。建議大力支持江蘇沿海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檢測中心,支持江蘇重點實施海上能源島、海洋牧場、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等一批創新示范項目。三是推動搭建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平臺。建議將中國新能源高峰論壇列為國家可再生能源領域標志性峰會。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