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江濤
受去杠桿政策和嚴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因素影響,2018年我國信用債規模大幅收縮。不過,央行通過四次降準以及其他靈活多樣的貨幣政策釋放了充足的流動性,全年債牛格局得以確立。
展望2019年,泰達宏利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基金經理丁宇佳認為,全球經濟將維持溫和走弱的態勢,避險情緒較2018年會有所緩解,整體債市行情較為樂觀,在利率債方面要積極布局,信用債方面要嚴控風險。
丁宇佳指出,2019年,外部經濟的走弱與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相互中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更趨中性。國內方面,受去杠桿政策的慣性影響,債務周期仍處于收縮階段,民營企業融資改善困難,先進制造業的擴張動能難以迅速釋放,全面放松地產政策的概率較小,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經濟的健康增長仍需要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套。從貨幣到信用傳導路徑的疏通仍將是央行貨幣政策實施的重要任務,為了緩解去杠桿導致的信用過度收縮,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無需擔憂。通過降準釋放大量價格偏低的流動性同時,各類定向貨幣政策的出臺更推動引導信用向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擴張,地方債和信用債的積極發行有望成為亮點。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過程中,減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將是較為漫長的過程。
就配置方向而言,丁宇佳分析道,民營企業信用風險暴露可預測性差,2019年雖有民企紓困工具的相繼出臺,但從寬貨幣到寬信用的傳導仍有時滯,中高等級國企將會是產業債主要配置方向。2018年非標違約頻發,但大都妥善解決,城投債公開品種金身仍在,從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看,仍要嚴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城投區域的兩極分化仍將持續,擇券方面要關注地方政府財政指標變動情況,嚴控城投級別。2018年可轉債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偏低水平,個券分化明顯,破面成為為轉債市場常態,2019年轉債策略除了精選個券和參與打新外,也要注重博弈下修條款。
總體來看,丁宇佳認為2019年整體債市行情較為樂觀,在利率債方面要積極布局,做好波段,順勢而為,信用債方面,要嚴控風險,恪守底線,適時參與轉債,以期博得合意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