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截至3月7日,回報率在100%以上的分級B基金已多達21只
■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在結構性牛市行情下,分級基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具備杠桿屬性的分級B基金,斬獲成倍的回報率,部分券商分級B年內回報率已超100%;多只母基金的單位凈值突破上折閾值,正在辦理不定期份額折算業務;收到監管窗口指導后,在2月22日至2月28日,82只分級基金陸續暫停了大額申購業務。
不過,《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A股市場走牛行情下,59只分級基金在暫停大額申購業務后又悄然恢復,顯然是要吸引資金再博高收益。記者從業內人士處得知,此前收到了相關部門的口頭指導,要求基金公司場內分級B的規模不得高于去年年底時的規模,而近期申購分級B基金的資金,意在獲利后快速了結退場。
暫停申購后重新“解綁”
部分分級基金恢復大額申購
A股市場主要估值扶搖直上,分級B基金再次回歸公眾視野,咨詢分級基金的投資者也逐漸多了起來。另一方面,此前對分級基金規模有意進行控制的基金公司也蠢蠢欲動,即便是旗下分級基金剛剛暫停大額申購業務,也在近日悄然“解綁”,重新放開了場外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的通道。
昨日,中信保誠基金發布了旗下4只分級基金恢復代銷機構場外大額申購的公告:信誠中證800醫藥指數分級、信誠中證800金融指數分級、信誠中證800有色指數分級、信誠滬深300指數分級均已經在3月7日恢復了大額申購業務,而在此前,這4只分級基金在2月27日曾暫停大額申購業務,前后相差不足10天。
實際上,近日恢復大額申購業務的分級基金不在少數,大部分都是在2月底剛剛暫停大額申購的分級基金?!蹲C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2月22日至2月28日,82只分級基金陸續暫停了大額申購業務。而從3月1日到3月7日,又有59只分級基金快速恢復了大額申購業務。
此前眾多分級基金密集暫停大額申購,是收到了相關部門的窗口指導,要求基金公司場內分級B的規模不得高于去年年底時的規模,否則將暫停對應公司的新基金上報。而在暫停大額申購業務后又迅速放開,意在何為?
《證券日報》記者從前述業內人士處得知,此前收到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其實是口頭指導,從目前眾多分級基金都放開大額申購業務通道的行為來看,入場資金還是有足夠的獲利空間,完全可以在牛市行情下獲利,也可以在獲利后快速了解退場,“很多分級基金其實都是對機構資金開放,市場行情太火熱了,機構資金想借分級基金賺一波,”該人士表示。
分級基金瘋漲仍在持續
8只分級相繼基金觸發上折
分級基金今年的表現到底有多強勢?《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公募基金市場上存量的131只分級基金,今年以來截至3月7日,全部取得正回報。其中,回報率在20%的分級B基金有122只,占比超九成;回報率在50%以上的分級B有95只,占比超過七成;回報率在100%以上的分級B基金多達21只。
今年前兩月A股市場的強勢反彈,分級B基金相繼觸發上折,5只券商分級基金相繼觸發了相應的上折閾值,分別是申萬菱信申萬電子行業投資指數分級、長盛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分級、融通證券分級、華安中證證券分級和富國證券分級,5只分級基金的母基金單位凈值相繼達到1.5元以上,相應的母基金和子基金將進行不定期份額折算。
本月,上證綜指相繼攻下3000點和3100點,分級基金的狂歡仍在繼續?!蹲C券日報》記者注意到,3月份以來,招商可轉債分級、鵬華證券分級、交銀中證互聯網金融指數分級又相繼發布了可能發生不定期份額折算的提示公告。至此,今年以來已經有8只分級基金相繼觸發了上折。
分級基金市場如此火爆,投資者在選擇申購分級基金時需要注意到,去年4月份資管新規出臺,并后續給出了分級基金退出的過渡期,分級基金將按照規模分批次轉型或清盤,最后一批分級基金也會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清理。在提出要逐步控制其規模后,分級基金已經是“末班車”,因此入場分級基金應更加謹慎。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在近日提醒投資者:“股市好轉,不要盲目買分級B。分級基金機制復雜,并不適合普通投資者。建議投資者冷靜、理性對待分級B,不要繼續犯不必要的失誤。分級基金屬于清理整頓對象,將逐步消亡。切不可因近期行情好轉,而忽略了分級基金即將消亡的行業發展特征。”
23:42 | 多家車企發布7月份銷售數據 新能源... |
23:42 | 成都動漫產業逆襲的“三重奏” |
23:42 | 成都動漫產業從“代工車間”變身“... |
23:42 | 權益類銀行理財表現亮眼 今年以來4... |
23:42 | 143家險企披露最新償付能力報告 5... |
23:42 | 多只績優基金申購額度設限 策略容... |
23:42 | 公募機構8月份掘金圖曝光 科技與紅... |
23:42 | 7月份657家私募機構忙調研 偏愛科... |
23:42 | 從新興產業成用電主力軍看電力供需... |
23:42 | 美聯儲若過晚降息將會產生哪些后果... |
23:42 | 資本市場助推“人工智能+”行動時... |
23:42 | 中國經濟“新意”濃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