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月19日收盤,A股已有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業績快報。其中,央、國企上市公司家數達22家,占已經披露業績快報公司總數的84.62%。22家公司中,有17家公司營收、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
具體來看,中國中免、依頓電子等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超30%,位居前列。佛燃能源、川投能源、天壇生物等7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超20%。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第四季度中國中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10億元,同比增長275.62%,成為拉動去年全年業績的重要時間段。該公司表示,公司緊抓消費復蘇和出入境政策放開的機遇,著力激發消費活力,持續優化商品結構,有效提升運營效率,使公司主營業務明顯回升,盈利能力不斷修復。
營收增速方面,陜國投A營收同比增長42.03%,暫居第一。中鋼國際緊隨其后,營收同比增長41.10%。此外,佛燃能源、中國汽研、天壇生物、國元證券等8家公司營收同比增超10%。
陜國投A表示,2023年公司管理信托規模增至5432.61億元,按監管政策導向取得了轉型新成效,業務模式、盈利模式逐步重構定型,運營安全,量質提升。
可以看到,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增速,央、國企上市公司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現象,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正朝著穩健向好方向發展。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多家央、國企上市公司均實現凈利潤、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和國內市場需求的回暖,同時也與央、國企上市公司自身改革和創新密不可分。
展望2024年,央、國企上市公司提質增效工作正徐徐展開。例如,今年年初,廣晟有色發布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廣晟集團擬將其直接持有子公司廣東省稀土產業集團的100%股權無償劃轉至中國稀土集團,導致中國稀土集團間接持有公司38.45%的股份。而劃轉完成后,廣晟有色控股股東仍為廣東稀土集團,實際控制人將由廣東省國資委變更為中國稀土集團。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央、國企上市公司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可以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為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央、國企上市公司對經濟發展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承擔著促進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等重要職責。其次,央、國企上市公司在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對于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推動產業升級、引領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央、國企上市公司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
(編輯 閆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