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毛宇舟
近日,北京市首筆集體資產經營權質押業務在朝陽區成功落地,該業務是北京農商銀行與北京市農村產權交易所共同創新的業務模式,主要依托農交所的產權流轉服務平臺,通過對集體資產經營權的價值評估、預流轉和違約處置,實現權利質押的擔保功能。
這一創新,開拓了農村金融創新的新方法、新思路,既豐富了集體經濟組織的增信手段,破解了其長期以來擔保難、融資難的問題,又增加了風險緩釋措施,提高了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性,實現了新形勢下銀企合作模式優化的有益探索,對支持鄉域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城鄉一體化推進過程中,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等城鄉結合部地區的農工商公司,逐步積累了大量的集體資產,鄉鎮集體持有的物業面積動輒上百萬平米。但是,這些資產由于其集體土地的性質及歷史原因,無法提供有效擔保,難以助力集體經濟組織擴大融資,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面對這一困境,北京農商銀行作為首都的支農特色銀行,不忘初心、回歸本源,踐行支農責任,創新推出了集體資產經營權質押業務,以集體資產的經營權益為質押標的,盤活了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破解了這個困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多年的難題!
未來,北京農商銀行將將繼續與農交所合作,優化集體資產經營權質押業務操作流程,先在部分地區試點推進,再向其他地區逐步推廣,進一步盤活優質集體資產,助推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另一方面,將繼續致力于服務實體經濟和三農發展,推進各項涉農業務的創新發展,爭做農村金融服務的引領者,進一步提升服務首都實體經濟發展的效率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