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銀行布局“開門紅” 大額存單依舊熱門 多種“玩法”攬儲力度不減

          2021-01-08 00:40  來源:證券日報 張志偉 余俊毅

              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余俊毅

              新年伊始,銀行業燃起新一年攬儲熱情,多家銀行已布局好2021年“開門紅”。所謂“開門紅”,是指銀行采取各項措施,以在陽歷新年伊始大力“吸金”,為全年工作奪得“好彩頭”的一種營銷現象。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今年攬儲仍是各銀行的主要任務,部分銀行推出了高利率存款產品和多種促銷活動來吸引客戶。而作為去年最亮眼的“高息攬儲”產品之一的大額存單,開年依舊受到了投資者們的熱烈追捧。

              大額存單額度充足

              開年銷售火爆

              年初往往是銀行攬儲的第一關鍵時刻。大額存單作為銀行的一項安全穩定、收益較高的存款類產品,一直備受投資者青睞。近期,《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多家銀行網點后發現,大額存單的銷售情況相當火爆,有不少投資者為此提前跟各銀行的理財經理提前預約,拼“手氣”搶單。亦有銀行經理表示,大額存單額度充足,不需要“搶購”。

              某城商行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大額存單一向是備受穩健型投資者所偏好的產品,早在元旦前,就有不少客戶找我預約搶購今年的大額存單。即使去年以來銀行權益類產品銷售情況可觀,大額存單的利率也在下調,但也難擋穩健型投資者對大額存單的認可。”

              某股份行經理告訴記者:“我行大額存單的額度非常充足,因此不需要靠搶,但是隨著大額存單的利率下降,也有客戶認為大額存單與定期存款利率相差不大,轉而選擇定存。”

              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以前,還有少數大額存單利率能達到5%。但自去年起,大額存單的存款利率就不斷下行,目前為止已經少有利率在4%以上的產品了。

              記者瀏覽多家銀行APP通過調查梳理后發現,銀行現在發行的1年期20萬元的大額存單利率基本維持在2%至2.3%之間。2年期與3年期20萬大額存單利率基本維持在3%與4.3%之間。而5年期大額存單更是“銷聲匿跡”,記者僅發現兩家銀行有售,且其中一款利率僅為3.58%。

              據了解,去年年初,監管部門通過窗口指導方式,要求銀行停止辦理關于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相關業務。隨著去年開始靠檔計息產品的下架,多家銀行紛紛下調了存款利率或將起購門檻提高,包括特色儲蓄存款產品和大額存單。

              去年年中四大行主動下調了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發行利率,隨后包括國有大行在內的商業銀行各期限大額存單與存款利率均開始下行。但隨著此前較受歡迎高利率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不斷下調收益率并按市場化浮動,同時規模持續壓降,大額存單開始變得搶手。加之大額存單去年下半年的發行額度明顯減少。因此發行數分鐘就告售罄,需要提前排隊搶購的情況經常出現。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大額存單去年的整體發行量及三年期發行量,都是上半年多下半年少,而去年11月份大額存單整體發行量創年內新低,只有315款,其中三年期大額存單共124款,不足年初的四分之一。且受到年底大額存單額度不足影響,就會讓投資者感覺到這一產品“缺貨”,很難購買到。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額存單銷售緊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后,保本型理財逐步淡出市場。但投資者對低風險的存單類產品的需求仍然較高。大額存單具有存款的“保本”性質,易獲低風險投資者青睞。二是資管新規后,理財產品持續整改,一些具有錯配特征的“高息”理財產品逐步淡出市場;三是,大額存單利率相對較高,因此更具吸引力。

              推按月付息產品

              可線上轉讓

              去年底,六大國有銀行及部分股份行在各自官網相繼發布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也意味著靠檔計息型個人大額存單成為過去式。

              從記者走訪銀行網點的情況來看,目前大部分銀行已停止銷售靠檔計息類的存款產品,多家銀行表示今年起售的大額存單已經不再“靠檔計息”了。如果有儲戶要提前支取大額存單,那么計息方式會按照活期存款的利息來結算。

              在此背景下,記者發現,大額存單的求購渠道可以通過線上轉讓的方式購得,并且目前已有不少銀行有大額存單的線上轉讓業務。部分中小銀行更是開始嘗試在第三方平臺上轉讓,還有銀行甚至可以根據約定為用戶匹配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用戶受讓。

              記者還注意到,為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今年很多銀行還大力推進“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產品。有些銀行推出1年期2.175%、2年期3.045%、3年期3.9875%的按月付息大額存單;也有些銀行推出1年期2.1%、2年期2.94%,起存門檻則分別為2萬元和20萬元的按月付息產品。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不少銀行將這些"按月付息"的定期存款產品視為“靠檔計息”類產品的替代品。對儲戶來說,按月付息的定期存款產品,每月發放的利息可備不時之需,流動性較高。并且,每個月發放的利息,還可以用于投資其他項目,獲得額外收益。

              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從儲戶成本收益考慮,長期存款類產品建議大家滿期支取。如有短期資金需求建議及時取出,避免利息損失,尤其是購買期限較長的產品。”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