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本中心到利潤中心 中銀金科打破“盈利難”困局
目前,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陣營已擴容至13家。2015年底,興業銀行通過旗下興業財富,與高偉達軟件等三家公司共同創立興業數金公司,成為業內最早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銀行,如今已步入第6個年頭。2018年建設銀行全資子公司建信金科的成立,成為銀行業內首家以金融科技命名的新興公司。從持股比例來看,除了最早的興業數金、金融壹賬通外,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均由母行100%控股。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建立能夠進一步改善銀行的成本結構,提高運營效率,提升銀行整體的市場競爭力。”普益標準研究員王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作為獨立法人實體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夠充分利用市場化運營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加入、建立更加高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從而將以往僅是成本中心的科技部門逐漸轉化成能夠輸出金融科技服務能力、創造收益的利潤中心。
從業績來看,當前大多數金融科技子公司仍處于技術投入的前期階段,業績處于長年虧損狀態。不過從去年情況來看,情況有所好轉,中銀金科真正實現盈利。
最早成立的興業數金曾在2019年披露經營業績,2019年上半年興業數金營業收入6788萬元,凈虧損達1.67億元。建設銀行在2020年7月份的增資公告中披露了成立以來的經營業績,2019年建信金科營業收入32.31億元,虧損4.72億元,2020年上半年營收為12.66億元,虧損1.75億元。成立以來,建信金科虧損達到9.1億元。而作為唯一一家上市的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金融壹賬通也逃不過虧損的處境。據相關財報披露,金融壹賬通2020年營業收入為33.12億元,同比增長42.3%,凈虧損13.54億元,較2019年凈虧損16.61億元有所收窄,這也是2017年以來,金融壹賬通首次虧損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行在2020年報中首次披露中銀金科的經營業績,中銀金科實現了真正盈利。至2020年底,中銀金科資產總額7.64億元,凈資產6.15億元,全年凈利潤0.14億元。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方面原因造成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業績不如人意,比如前期科技投入較大、人員成本較高、風控能力有限、服務意識薄弱、產品思維不足、體制機制不夠靈活、面對同業巨頭和互聯網巨頭的激烈市場競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