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舒適圈” 市場競爭力有待加強
總體上看,依托于銀行系生態圈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具有眾多發展優勢。
王軍對記者分析道,脫胎于母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夠獲得以下優勢:母行強大的資源、經驗、戰略、服務作為發展基礎,母行的現實需求和應用場景作為發展動力,母行較為強大的資金實力作為發展后盾,母行豐富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技術作為發展依托以及母行多樣化的人才隊伍作為發展支撐。
劉興賽認為,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其主要表現為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銀行出身,讓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對銀行業務有深度的理解,這使其服務能夠做到金融科技應用與銀行業務發展的有機融合。
“目前,主要的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都出身于國有大行和領先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相關子公司的金融科技服務,有利于行業先進的業務理念、架構流程在同業中的傳播,有利于行業整體業務能力的提升。”劉興賽稱。
在受益于母行資源優勢的同時,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也面臨著一些束縛,制約了市場競爭力發展。
在金融科技領域,除了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外,還有著諸多競爭對手。據了解,既有神州數碼、科藍軟件等傳統的IT軟件服務商,也有像京東數科、騰訊金融科技、阿里云等互聯網科技公司,還有向中小銀行輸出風控能力和解決方案的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相較于非銀行科技企業具有解決方案更具有針對性、變現能力更強的優勢,同時線下金融服務場景也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而在用戶規模和活躍度、人才引入及激勵政策靈活性等方面銀行仍有較多的不足之處。”王巍如是說。
王軍認為,母行的優勢在推動其初期的快速發展和積累經驗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制約,如客戶來源過于單一依賴母行,受母行影響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健和保守的運營體制不適應亟須對客戶需求快速迭代和及時響應的研發創新環境,在市場敏銳度、產品創新能力、場景滲透度、底層科技技術、前沿科技探索等方面,距離典型的科技企業還有一定差距,公司在設立時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監管規則限制較多、資本耗用壓力較大等。
“脫胎于銀行體系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將受到銀行傳統體制、理念、母行管控等的束縛,其互聯網和科技基因,要弱于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劉興賽表示。
“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客戶行為、交易數據方面有所欠缺,人才技術實力總體上弱于科技巨頭。”李廣子表示,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需要采取市場化運作,建立不同于銀行的激勵機制,吸引最優秀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和外部科技巨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