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11月22日,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螞蟻金服三方共同發起“小貸星計劃”,據悉,未來,螞蟻金服將把營銷獲客、大數據風控、資產融通、系統技術4大能力分享全國的小貸公司,助力提升服務效率、降低風險。
“過去一年,浙江省有82家小貸公司使用了我們的系統,人均管理客戶數提升10倍的同時,風險在顯著下降,合作的新增貸款不良率只有1.5%左右”,螞蟻金服小貸平臺部總經理吳兆波說。
“小貸行業現在遇到的瓶頸和阻力,跟不上金融科技的發展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向為國說。而在網商銀行行長黃浩看來,過去10多年來,小貸公司積累了自己獨特的風控,以及線下觸客能力,如果小貸公司能夠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金融科技結合起來,大家優勢互補,能將金融主動脈的血液通過毛細血管滲透到每個小微企業的每一個細胞。

圖片說明:11月22日,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和螞蟻金服在杭州發起“小貸星計劃”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認為:目前,國內小貸公司做得最好的是中和農信。2016年,中和農信與螞蟻金服合作后,在發展速度和運作效率上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作為傳統業務形態的小貸公司,如何和最前沿的金融科技結合,將是行業真正發生變革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國家對于小貸的定位,一直是通過“支農支小”來支持實體經濟。而近萬家小貸公司覆蓋著全國95%以上的縣域地區,直接支持了數百萬戶中小微企業,處于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前沿陣地。不過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囿于缺乏一些技術手段的支持,小貸公司的能量還未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作為傳統金融服務體系重要補充的小貸公司,也面臨著新一輪的轉型,那就是如何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更好服務小微企業。
在過去的幾年,通過全行業共同努力,金融科技已經為解決小微金融服務的問題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比如網商銀行(含其前身阿里小貸)已經服務超過1170萬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累計發放貸款超2.14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