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7月31日,百威亞太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威亞太”)發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為31.36億美元,同比下降5.6%;凈利潤為4.09億美元,同比下降24.4%;總銷量為43.63億公升,同比下降6.1%。
第二季度是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及聯席主席程衍俊上任后的首個完整季度,公司財務表現呈現邊際改善趨勢。相較于第一季度收入同比下降7.5%的業績,第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9%,降幅收窄。在產品均價表現上,第一季度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1.5%,而第二季度則實現同比增長2.4%,帶動上半年整體每百升收入同比增長0.5%。
程衍俊提到:“上半年,百威亞太在中國的業務因區域布局及即飲渠道持續疲弱而受到影響。在韓國,盡管行業表現疲弱,但公司在各渠道持續超越行業水平。另外,百威亞太在印度的增長動力持續加快,百威品牌的增長亦領先行業。”
中國酒文化品牌研究院智庫專家蔡學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盡管整體呈現下滑態勢,但公司成功實現了每百升收入的同比增長,高端化戰略正在逐步見效。銷量持續下滑反映出啤酒行業整體消費疲軟的市場環境,收入降幅收窄也預示著產品結構優化對沖了部分銷量下滑的影響。若持續優化組合、提升效率,下半年公司業績有望企穩回升。
記者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百威亞太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8.2%,收入同比下降9.5%,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1.4%。其中,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受業務布局及渠道表現持續疲弱影響,銷量同比下降7.4%,收入同比下降6.4%。
第二季度,百威亞太在印度市場的收入呈雙位數增長;上半年印度業務持續增長,高端及超高端產品組合的銷量及收入均呈現雙位數增長。第二季度,百威亞太韓國市場銷量呈高單位數跌幅,主要是受提前發貨安排影響;收入因銷量減少錄得高單位數跌幅;每百升收入呈低單位數增長。上半年,百威亞太韓國市場銷量持平。
分地區來看,2025年上半年,百威亞太在亞太地區西部市場銷量及收入分別同比下降6.9%及7.1%,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0.2%。亞太地區東部上半年銷量同比下降0.5%,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別同比增長0.6%及1.1%。
庫存調整是百威亞太上半年運營的關鍵動作。“去年第二季度公司為夏季銷售增加了庫存儲備。但因市場預期復蘇未達預期,最終庫存水平高于預期。”百威亞太方面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去年夏末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持續采取積極措施,根據當前商業環境調整庫存,同時確保市場渠道的健康運作,第二季度庫存量及庫存天數均低于去年同期。
海通國際研報認為,隨著新CEO及中國區銷售負責人履新,百威亞太的組織架構與渠道策略正處于深度調整與磨合期,三大核心挑戰亟待破局。一是渠道轉型壓力。夜場渠道增長乏力,餐飲和家庭渠道拓展尚需時間。二是管理效能提升。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傳統分銷體系與新興渠道的融合成為趨勢,終端數據反饋的及時性對運營靈活性和市場應變能力愈發關鍵。三是外部環境風險。作為跨國企業,公司面臨國際貿易波動風險,供應鏈穩定性、匯率波動和消費者偏好變化可能對利潤產生影響。
展望下半年,百威亞太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將繼續聚焦于自身可控的領域:一方面,持續加大對百威、哈爾濱等品牌的投資力度;另一方面,著力拓展非即飲渠道并提升交易執行力。在商業投資和庫存管理方面,我們也將保持敏捷應對的步伐。”
交銀國際證券研報顯示,展望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強調中國市場非即飲渠道的拓展,預期隨著基數的走低,中國市場有望在下半年看到邊際修復。華創證券研報也顯示,百威亞太當前戰略方向已糾偏,但次高檔建設發力時點較晚,品牌影響力仍需一定培育時間,且非現飲渠道體系搭建也非一日之功,建議靜待調整顯效、經營企穩。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