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從過去10年的經驗中發現,“持股過年”策略的勝率更高,當前這一策略仍然可行?;谌獳指數自2008年春節以來的歷史數據表現,從春節前10個自然日開始,指數獲得正收益的概率開始增加,到節后30個自然日獲得正收益的概率均維持在70%以上,節后15日正收益的概率最高達到90%。值得注意的是,歷史上在節前15日極少出現負收益,但在取得負收益的情況下,在節后15日均取得了明顯的正收益。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春節后出現正收益概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流動性階段性回暖;二是增量資金春節前后進場概率高;三是市場風險偏好有望再度提升。春節后,獲得超額收益的幾率高的行業主要是消費(及其中游材料行業)和周期行業。當前“持股過年”仍然可行。一方面,上市公司業績雷的現象個案為主,相反業績虧損企業數量仍在改善,且基金重倉股相對于2016年已明顯集中于業績預告良好的股票,市場對大小“風格切換”疑惑的消除反而可能讓優質資產繼續獲得流動性溢價。另一方面,前期全球調整主要基于流動性的擔憂,但國內從2017年已經步入金融去杠桿和基礎貨幣投放趨緊的通道,預期上反而存在修復空間。同時,增量資金入市趨勢仍然明顯,而全球流動性的調整其實是來源于經濟復蘇,因此不用過度悲觀。
具體配置方面,消費上關注的是通脹主線下,工資水平上升帶來的大眾消費品升級,推薦乳制品、調味品和食品,以及對應的超市、百貨;周期板塊以右側機會為主,往后看信貸數據和經濟數據的驗證,疊加年報公布后資產負債表對利潤表的拖累進一步減弱,推薦:煤炭、水泥、玻璃和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