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10月27日,由《證券日報》社與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汽車資本論壇”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
深圳市東方富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富海”)合伙人黃保剛在以“未來出行新形態帶來哪些投資機會”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表示,目前,東方富海VC(創業投資)管理350億元的資金,投資了近600家企業;汽車行業已投資將近50億元、50個項目,并已收獲近10個IPO公司。
談及投資邏輯的變化,黃保剛表示,對于早期基金而言,汽車產業可投資的主賽道不多了,但在細分賽道還有一些機會,比如智能化帶來的新增量市場。對成長型基金來說,現在大多數賽道“玩家”很清晰,只能在十家、二十家企業中尋找未來能成長為中國前三名甚至世界前三名的企業,結合世界各地近100年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未來大概率只有兩類企業可以存活的好,一是在幾個主要賽道成長為中國甚至世界級龍頭的大而全企業;二是在細分賽道成長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小而美企業。對于后期基金來說,要找成熟型業績達標、IPO確定性強的企業。此外,在目前這個市場上,大家可以更多關注并購市場,上市公司并購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并購未上市公司,進行資源、客戶和人才與產品等的重組可能成為很多產業企業的發展之路。
對于車能路云帶來的投資機會,黃保剛介紹,車聯網是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必要條件。這個賽道主要的玩家有整車廠、TSP、運營商、軟硬件部件商和服務商。東方富海在整車方面投資了廣汽埃安,在運營商跟TSP方面參與比較少,服務商也較少參與,軟硬件廠商里類似做高精度定位盒子P-Box、慣性測量單元IMU,以及通信芯片、通信模組、高精地圖、OBU、RSU、高速視頻傳輸芯片、車載以太網等業務的,是東方富海重點關注的。
談及在新階段對自動駕駛在一二級市場投資策略有何不同,黃保剛認為,自動駕駛公司要想讓自己“活下去”,要么不斷融資活下去,要么開源節流,要么切入ADAS產生更多運營現金流等,因為該行業成本均較高。自動駕駛系統和硬件上面,東方富海該投的都投了;其他細分賽道的汽車半導體領域東方富海也有所參與,但不是很多,一級市場的投資要以退出為導向,尤其以二級市場退出為主要目的,所以東方富海投資時會考量二級市場的情況作為投資項目的重要參考,需是團隊質量高、產品競爭力強、成長性好,且估值也合理的標的。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