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再度強勢上攻,不僅點燃了市場久違的熱情,也令基金經理的做多情緒不斷升溫。多家基金公司昨日發布的觀點顯示,基金經理們對近期市場的持續反彈充滿信心,并認為今年有望在較大幅度的結構性行情中獲益。
利多開始積聚
在許多基金經理眼里,歷經去年A股的大幅度調整以及近期業績“爆雷”潮后,市場利空幾近出盡,而利多因素開始不斷聚集,這是A股市場新年迅猛反彈的主要原因。
光大保德信基金表示,短期市場主要是受社融數據超預期、外部市場表現強勁等綜合利好推動,其中最核心的是社融超預期。雖然市場對于其資金結構的分歧較大,但可以確定的是,整體來看,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貨幣創造能力在回升,或者說金融部門資產負債表擴張能力有所提升,而這對于權益風險資產來說是確定性利好。
博道基金認為,春節過后A股上漲,主要是對2018年市場單邊下跌的反彈修正,也是對去年過度悲觀預期的一次修復,直接誘因是流動性寬松和外資的流入。后續市場仍將在流動性寬松和經濟下行之間糾結,但總體判斷投資機會較大。因此,從策略上看,目前市場整體處于布局與堅守期,因為一旦各種因素開始明朗,宏觀經濟在未來可預期的時間內進入平穩狀態,市場將迎來底部回升,股市有望出現較好的回報。
浦銀安盛基金則認為,市場在利空出盡后,整體輕裝上陣促使行情轉強,所以短期反彈仍將延續。
緊扣基本面布局
需要指出的是,節后A股的強勢反彈呈現普漲狀態,部分績差股、概念股甚至持續暴漲。對此,許多基金經理認為,A股市場發展至今,成熟度已經大幅提高,炒作績差股、概念股的風氣難以持續,投資者要想獲得踏實的收益,還需緊扣上市公司基本面來布局。
上海某股票型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盡管去年以來,通過大幅度預虧的方式,很多上市公司對自己的業績進行“洗澡”,為來年業績的增長埋下伏筆,但整體而言,這只是會計游戲,并不代表上市公司的真實經營能力,投資者在甄別此類個股時,仍需以上市公司基本面作為重要衡量指標。今年A股出現結構性行情的概率較大,這在提供投資機會的同時,也蘊藏了不小的投資風險,需要引起投資者重視。
博道基金則指出,當前市場的風險點主要是企業盈利的超預期下滑,這需要自下而上去跟蹤和回避。從時間上來看,本輪盈利周期以2017年第一季度為盈利頂點,當前已經回落六個季度,2019年二三季度大概率會是本輪盈利周期逐步穩定和好轉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