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度小滿副總“跳槽”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 互聯網金融人才現回流趨勢

          2019-07-16 03:15  來源:證券日報 李冰

              ■本報記者 李冰

              近日,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張旭陽離職,其在內部郵件中透露,從度小滿離職后,將回歸光大銀行并籌建理財子公司。

              隨后,度小滿金融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證實了該消息的真實性。據悉,張旭陽的“跳槽”,也為度小滿和光大銀行雙方牽起了“紅繩”。

              度小滿方面表示,“未來將與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展深度合作。”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持續收緊,傳統機構數字化轉型深入,互聯網金融人才已現回流態勢。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科技公司與金融機構人才的雙向流動將會成為常態。”

              未來將有多領域合作

              度小滿金融CEO朱光表示,“張旭陽為度小滿的財富管理業務在行業內確立了核心優勢,并打造出一支極具競爭力的優秀隊伍。未來將繼續攜手,共同用科技踐行普惠金融。”

              記者注意到,早在6月份,度小滿金融與光大銀行就已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金融科技、消費金融、個人金融、支付等領域進行全面合作。

              而在張旭陽“掌舵”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后,雙方將展開更深層面的合作事宜。

              度小滿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度小滿未來將重點與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一同探索在產品定制、代銷服務、智能獲客等多個領域的合作空間。

              資料顯示,2016年6月份,張旭陽加入百度任副總裁,分管百度金融體系下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2018年4月份,百度金融完成拆分并獨立運營,啟用全新品牌“度小滿金融”,張旭陽出任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加入百度前,張旭陽曾任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是國內“大資管”時代業務領軍人物之一。

              張旭陽在內部郵件中表示,“回歸光大,是回歸資管初心,未來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將和度小滿在金融科技的道路上,繼續攜手。”

              根據度小滿金融官網信息顯示,目前其高管團隊包括度小滿金融CEO朱光(百度前高級副總裁)、度小滿金融CFO葛新(首席財務官)、度小滿金融副總裁張旭陽、度小滿金融副總裁何松琦、度小滿金融CRO孫云豐(首席風險官)、度小滿金融副總裁許冬亮。

              記者注意到,其中,朱光是自2008年12月份加入百度,先后任公關部高級總監、百度副總裁、百度高級副總裁,曾負責百度市場公關、政府事務和百度新聞等多項工作;葛新和何松琦分別是財務和法律背景,孫云豐和許冬亮是技術背景,張旭陽則是唯一具有銀行資管業務實操背景的傳統金融機構系高管。

              隨著張旭陽的離開,度小滿金融接下來將有何種背景的高管補位,也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業界普遍認為,這將是傳遞其未來重點業務布局的信號。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互金巨頭的人才對于理財子公司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很多互金巨頭的高管出身于傳統金融機構去,兼具傳統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復合背景。”他認為,理財子公司是一個“超級牌照”,與新的互聯網資管模式有一定的重合度,在這方面,互金巨頭的人才是理財子公司的需求對象。

              互聯網金融人才現回流趨勢

              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的時期,求賢若渴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打出高薪聘用的旗號,廣招賢良,彼時傳統金融機構人才成為多家互聯網金融巨頭眼中的“香餑餑”。

              但近幾年,隨著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的持續收緊,銀行進行數字化轉型紛紛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理財子公司,讓此前從傳統金融機構出走的人才有了回流的趨勢。

              西南財經大學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認為,“如果銀行理財子公司更多按照互聯網資管和直銷銀行的打法開展業務,互聯網金融背景的高管加入無疑能夠從理財營銷、線上產品設計、交易體驗等諸多方面給予銀行理財子公司以支持”。

              去年以來,監管部門陸續出臺資管新規及《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鼓勵并支持商業銀行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的形式開展資管業務。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相繼發布了設立理財子公司的消息。據不完全統計,宣布設立理財子公司的銀行數量已超過30家。

              如今,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速度正在加快。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理財子公司相繼開業后,7月份,中國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宣布開業。中小銀行方面,富滇銀行、江南農商銀行、山西晉城銀行等多家銀行也發布了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計劃。

              “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展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人才缺口已經凸顯。”上海德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方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認為:“隨著互聯網與金融的雙向融合,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人才的高頻流動已成為常態”。他同時表示,擁有傳統金融機構及科技公司技術或管理背景的人才,將成為整個行業爭搶的對象。

              “前幾年,互聯網等非持牌機構的業務創新相對來說更活躍,其將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探索應用于金融業務,從而吸引了金融機構人才的加盟。如今,這種創新在持牌機構中也已幾乎無處不在。人才的回流已是趨勢。”于百程表示。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