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進入“兩會時間”,傳統大藍籌和白馬股回調弱勢震蕩,上證綜指也呈弱勢走勢,而沉寂多時的創業板在創藍籌的帶動下,明顯發力,走勢強勢。事實上不同于以往,十九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時間大幅度提前至兩會之前,這被市場解讀為,2018年“兩會”的重要性明顯高于往年,業內人士預計,2018年這個“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政策將串聯起更多A股行情主線,投資者可適當關注并進行布局。
“歷史經驗表明,‘兩會行情’大概率存在,且會前勝過會后,會前中小盤又好于大盤。”廣發策略研報表示,2005年以來,兩會開幕前一個月內,上證綜指12次上漲,僅有1次回調,平均漲幅為2.6%;中小板自2006年創立以來,兩會開幕前一個月全都是上漲的,平均漲幅為5.3%;創業板自2011年以來,兩會開幕前一個月也有6次上漲,僅1次回調,平均漲幅為7.0%。
那么目前兩會信息如何解讀呢?相關券商研報認為,“數據真空”疊加“政策期許”,使A股歷史上的“兩會行情”大概率存在。目前,美股VIX(恐慌指數)指標已經出現改善、通脹預期較為穩定且美債收益率上行斜率也有所放緩,表明美股對通脹及利率的適應性增強,前段時間美股大跌帶來的A股幅度超預期的調整也已基本結束。A股從超調情緒中逐漸修復,接下來的“兩會行情”仍值得期待。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于A股市場而言,兩會最重要的還是,未來會催生出主題投資熱情。長信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葉松認為,兩會釋放的政策導向是明確的,在金融去杠桿、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的持續推進很大程度上是在自主降低系統性風險,雖然過程中在流動性、利率方面對市場有一些影響,但從中長期看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在未來增長點方面,政府也在釋放進一步改革的動力,如通信、能源、金融服務業等一批領域進一步放開促進產業活力,大力推進創新并在制度上加以保障,并且可以預期一批制度改革釋放更多的制度紅利,這些對于市場中長期來說都是很大的利好。
長信銀利精選混合基金經理高遠也在2017年四季報中表示,對市場一季度的走勢偏樂觀,重點配置景氣向上且估值合理的行業,以及受益于經濟復蘇且后周期反映的金融股和部分消費股。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9日,長信銀利精選混合近半年回報8.18%,近一年回報20.52%,遠超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