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保交付”任務繼續推進。7月21日,中指研究院發布《2025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交付規模排行榜》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55家房地產企業累計交付規模超50萬套,交付規模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交付高峰已過,“保交付”壓力持續減輕。
“隨著前期銷售高峰期的項目陸續交付,當前‘保交付’進入新的階段。一方面,交付工作仍是房企履行主體責任的核心內容;另一方面,行業交付高峰已過,壓力持續減輕,下一步謀求發展是企業經營新重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企業端看,交付量仍集中在頭部房企。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交付量排名前五的房企合計交付約23萬套,占比較大。其中,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交付榜首,交付6.5萬套;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緊隨其后,交付4.5萬套;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交付4.21萬套,位列第三。
同時,不少企業還實現了提前交付以及“交付即辦證”模式。例如,6月26日至28日,武漢城建·江山云曉項目提前3個月交付,項目同步創新推行“交付即辦證”模式,業主在現場即可辦理不動產證,實現收房與產權辦理的無縫銜接。
整體來看,上半年,有1家企業的交付套數超五萬套,15家企業的交付套數超萬套。與上年同期相比,企業交付套數普遍下降。中指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伴隨著交付壓力減輕,企業或將重啟經營活動。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房企將“保交付”作為經營首要任務,持續完成交付工作,進入2025年,不少房企“保交付”已進入收尾階段。例如,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創中國”)2022年至2024年累計交付超過66.8萬套。記者了解到,2025年融創中國將全力以赴沖刺全年超5萬套的交付,預計在年底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亦于今年年初表示,將按“一樓一策”持續推進剩余的房屋建設,努力做好保交房任務收官工作,同時,積極主動與各利益相關方溝通制定新的展期計劃,更好地匹配當前的市場周期以及公司資金情況,以及盡快恢復項目正常經營。
“率先沖刺‘保交付’收官的企業,有望加速回歸可持續經營發展軌道。這也是房企重塑信用、恢復融資能力、提升市場份額的必經路徑。”嚴躍進表示,在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房企需持續依靠自身產品力和運營贏回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