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在資管新規和監管態勢下,券商正在積極的將資管和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方向轉型,券商FOF型產品就是主動管理產品中的重要部分。
近日,隨著A股指數大漲,券商FOF型產品的收益也“水漲船高”。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數據發現,今年以來,共有12只FOF新產品發行(分級產品分開統計,下同),占所有新發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18.1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88.46%。
數量不夠業績來湊,今年以來,券商FOF型產品成立數量雖然大幅下滑,但業績可圈可點。
3月份刮起
券商明星私募FOF潮
FOF型產品并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其投資范圍僅限于其他基金,通過持有其他證券投資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它是結合基金產品創新和銷售渠道創新的基金新品種。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2只FOF新產品發行,占所有新發行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18.18%。從收益方面來看,有數據可查的328只券商FOF型產品(僅計算2012年以后成立的券商FOF型產品,分級產品分開統計,下同)年內平均收益率為4.78%,較去年增長兩個百分點,并且收益情況較為平穩。
具體來看,這328只券商FOF型產品中,最高收益率達到28.5%;收益率在10%以上的FOF型產品共有66只,297只產品收益率為正,業績十分搶眼。不過,另有30只產品收益率為負,墊底的產品收益率為-27.1%,首尾相差縮小至55個百分點。
從單一產品角度來看,今年以來,太平洋證券旗下的3只產品“太平洋駱駝可轉債”、“太平洋平安共贏3號”、“太平洋合盈2號”穩坐券商系FOF榜前三名,收益率分別為28.5%、26.99%、24.52%,管理人均為太平洋證券。收益率超過20%的券商系FOF還包括銀河金匯旗下產品“銀河鑫匯300增強1號”,收益率為21.89%,以及國泰君安資管旗下產品“國泰君安君享福鑫1號”,收益率為20.77%。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市券商中,太平洋證券的業績近兩年一直不盡如人意,資管業務的業績還算過得去,去年,太平洋證券就表示,資管新規發布,在監管趨嚴背景下,公司不斷提高資管業務的合規管理和風控水平,全面向主動型管理轉型,集合資產管理規模平穩下降。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FOF市場提升的空間很大,其中一只重要力量來自券商資管。當一個市場越來越成熟,產品越來越多,在信息不對等情況下,選擇投資產品的難度越來越大,FOF能幫投資者解決這個問題。
去年3月份開始,曾刮起一陣券商明星私募FOF潮流,以中信證券為代表,陸續又有5家券商發行明星私募FOF。其中,中信證券旗下目前有數據可查的26只“中信證券信享盛世X號集合資管計劃”產品,今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達到15.97%,表現相當平穩。資料顯示,該產品最低認購金額不低于100萬元,封閉期為基金成立日(含)起至2019年3月15日(不包括);認/申購費率1%(價內),托管費0.04%/年,管理費1%/年,贖回費是零。
MOM破殼
有望化解FOF募資困境
自去年資管新規后,FOF型產品一直面臨募資難的問題。2月22日,證監會就《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MOM產品指引(征)”)公開征求意見。MOM產品指引(征)是對2018年10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中MOM產品相關規則的細化,也是國內首份MOM操作指引。
未來MOM對FOF將會產生什么影響?華寶證券分析師奕麗萍認為,MOM節約嵌套層級,有望化解FOF募資困境。MOM產品只占用了一個產品層級,該模式有助于向上拓展MOM資金來源,使產品形態的私募MOM可向上接受最多一層產品投資,而私募MOM的發展無疑是私募投資基金的重要支撐,也是不少私募資產管理機構重要的業務方向。通過將傳統FOF架構上的投資框架銜接到MOM框架中,有望化解FOF募資困境。
若MOM如期落地,則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序列中,三類各具特色的資產配置類產品基本成型:私募FOF、私募MOM、私募資產配置基金。相比FOF,以MOM形式開展資產配置類資管業務的優勢主要有節約層級、調倉靈活、降低定制子產品成本、提升母基金話語權。
對于未來國內FOF的發展,東興證券分析師鄭閔鋼認為,未來具備前景的兩項業務就是ABS和FOF。參考美國和歐洲成熟市場的情況,FOF未來的市場空間以目前國內的基金行業整體規模測算,應該在3200億元-1.1萬億元的區間,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摒棄通道業務的歷史背景下,回歸主動管理將成為券商資管行業下一個“長周期”的發展階段。由個人和企業客戶驅動的資金端增量、由ABS業務驅動的資產端投行化、由FOF驅動的產品端發展潛力將會成為券商資管的長期看點。
00:29 | 共話科創板 寄語新未來 |
00:24 | 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頭部影視公司尋... |
00:24 | 京東領投3家人形機器人頭部企業 密... |
00:24 | 人形機器人企業頻攬大單 加速“解... |
00:24 | 行業景氣度提升 風電零部件上市公... |
00:24 | 下游訂單放量 多家汽車零部件公司... |
00:24 | 清涼經濟乘“熱”而上 家電上市公... |
00:24 | 上半年55家房企累計交付規模超50萬... |
00:24 | “十四五”期間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成... |
00:24 | 超豪華小汽車消費稅政策調整 部分... |
00:24 | 供需兩端支撐 鉑金價格年內漲超五... |
00:20 | 公募FOF選基策略揭曉 多元資產框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