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券商發行債券速度明顯加快,意愿持續高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今年以來券商累計發行各項債券合計63只,發行總額合計1322億元,發行數量及規模較上年同期雙雙翻番。業內人士認為,補充運營資金以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需要成為多數券商踴躍發債的動力。
發債規模同比翻番
中信證券日前公告稱,公司計劃公開發行不超過150億元公司債券已獲得證監會核準。具體來看,中信證券本期債券分3年期和5年期兩個品種,初始發行規模均不超過50億元,債券擬在上交所發行上市,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公司營運資金。中信證券近日還公布了2020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資券發行結果,合計募集資金40億元,發行期限為90天。
中信證券百億級發債是近期整個證券業債券加速發行的縮影。2020年以來,券商發行債券熱情高漲。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今年以來券商累計發行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等合計63只,發行總額合計1322億元。而2019年同期券商合計發債26只,發行總額合計658億元,數量及規模均不及2020年同期半數水平。
從債券類型看,截至目前,券商今年以來發行的短期融資券數量已超過傳統證券公司債,兩種債券發行數量分別為38只和25只,發行規模分別為885億元和437億元。從票面利率來看,短期融資券利率多在2.5%至2.95%之間,而證券公司債票面利率普遍高于3%,最高的“20大同01”票面利率高達6%,該債券為大同證券發行的2020年第一期次級債券。
從單家券商已發行債券規???,排名靠前的券商包括招商證券、中國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等。招商證券今年以來已發行4只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超過120億元,此外,該公司1月在港交所發行上市了3億美元的3年期美元債券;中國銀河證券今年以來發行公司債、次級債及短期融資券合計5只,發行規模達100億元。
從募資用途來看,多數券商是為了補充公司營運資金。2019年底證監會提出要“推動打造航母級證券公司”,并給出六方面具體方案,其中便包括多渠道充實證券公司資本,鼓勵市場化并購重組,支持行業做優做強。支持證券公司在境內外多渠道、多形式融資,優化融資結構,增強資本實力。支持行業內市場化的并購重組活動,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及整合。
發揮優勢抗擊疫情
今年券商所發行債券中出現了一批“新秀”,即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所發行的疫情防控債。
2月1日,央行、證監會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通知,出臺30條措施強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要求發揮資本市場作用,為受疫情影響的地區、企業、投資者提供資本市場專業和產品支持,并明確對募集資金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以及疫情較重地區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的金融債券、資產支持證券、公司信用類債券建立注冊發行綠色通道。
9天后,全國首單以證券公司為主體發行的疫情防控公司債券順利落地。2月10日興業證券表示,公司當日在上交所公開簿記發行疫情防控公司債券,發行規模不超過30億元,募集資金優先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業務,包括但不限于補充為受疫情影響較大地區或因疫情受損的客戶提供股權質押業務的資金、兩融業務的資金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9日,目前已有興業證券、長江證券、天風證券、國海證券、平安證券、長城證券等多家券商發行疫情防控相關專項債券,或為企業發行疫情防控債提供發行及承銷服務,涉及債券總規模已超百億元。
華創證券認為,疫情防控債券在政策支持下,受到投資者的歡迎,發行利率較低,降低了相關企業的融資成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對實體企業的沖擊,在監管機構相關細則的進一步落地后,疫情防控債券的發行節奏或將有所加快。此外,需關注除了在疫情防控的特定時期,疫情防控債券有政策支持以外,其發行人的信用資質沒有明顯提升,在做具體信用資質分析時需和一般的信用債個券分析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