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影子銀行規模降至近年來新低

          2019-03-21 06:59  來源:中國證券報

              穆迪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從已經公布的監管數據看,2018年銀行同業投資者持有的理財產品余額從2016年的人民幣6.7萬億元和2017年的3.2萬億元銳減至人民幣1.2萬億元,連續兩年規模下滑,其占整體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的比例也在2018年降至4%的水平。

              銀行的對公業務含義有所改變:不再是規避監管的套利,而是通過同業代銷、承銷等提升同業機構客戶渠道價值。例如平安銀行2018年年報指出,該行突破傳統放貸款的思路,通過“商行+投行”模式,借力集團五大生態圈,幫助對公客戶更高效地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不僅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更通過多種金融工具的組合運用,幫助客戶提振主業,獲得更多內生性發展動力。

              穆迪指出,旨在降低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相互關聯性的監管政策影響繼續發酵,在針對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的“資管新規”落地實施之后,2018年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起的資管產品余額延續全線下降態勢。

              2018年,影子銀行規模減少人民幣4.3萬億元,年底時降至人民幣61.3萬億元,為2016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2018年影子銀行規模的減少集中在包括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票據在內的核心影子銀行活動的收縮,這三類影子銀行活動存量規模全年共下降了人民幣2.9萬億元。

              同時,包括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在內的核心影子銀行資產余額在2018年全年縮減11%,而2017年全年核心影子銀行資產余額則增長了15%。理財產品和資管計劃對接資產在2017年影子銀行活動整治中首當其沖,繼2017年全年規模收縮12%后,理財產品和資管計劃對接資產于2018年進一步下滑了8%。

              2018年上半年銀行表外理財產品余額下降,但下半年則有所回升。即使下半年有所反彈,2018年全年來看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基本持平。穆迪認為,2019年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余額預計不會強勁反彈,此類表外理財產品規模的增長仍然受到制約。

              某股份制銀行董事長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透露,銀行理財產品的不良資產在銀行財務報表中不體現在“資產”、“負債”或“不良資產”里,而是體現在“損益”里。“例如銀行財務報告中顯示其資產管理規模為1萬億元,2017年資產管理業務的收益為50億元,但2018年的收益變成了40億元,這就說明銀行消化了一部分理財產品的不良。”該人士指出。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